開始上學是隨便學學學習態度的孩子,在三年級及以后知識點更多更難的時候會自動轉化成認真學學嗎?不用思考,諸位家長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不用花特別多的功夫在學習上,多發展些其他興趣。但學習態度必須端正,不能隨便學學。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孩子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差距已經悄悄拉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后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此時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好,以后就輕松了。如果家長此時偷懶,將來需要數倍的精力來彌補、修正、償還。
所以此時家長要重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等。
學習習慣養成的良好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三年級成績調整和分流的結果。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那么,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轉”在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
"轉”在孩子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有主見。
-
"轉”在孩子的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
-
"轉”在從被動的學習向主動的學習轉變。這些轉變有的我們已經重視,有的剛剛感覺到,有的還沒有關注到,請我們的家長做個有心人,在了解孩子們所處的這個特殊時期之后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幫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談談,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進入三年級后,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
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與此同時,學生的主動性不夠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比如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后,不愿意做額外的提高作業或家長布置的作業;好詞好句的摘抄,老師不硬性規定,自己就懶得去做,存在著“惰性”。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系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后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斗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 二是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周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
一個目標達成后,再制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愿意在課本知識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們對學生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學生完全自由行事。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講清楚學習的意義,盡量從正面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 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
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
這樣伴隨著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二年級時不少家長就已經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往往會遇到這兩種情況:
-
第一,很多孩子讀書是裝樣子的。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
-
第二,孩子讀書的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所以孩子在寫作文時,感到沒話說,內容空洞,語言蒼白。
經常有家長說:“我們家孩子也看了很多書啊,為什么寫作文還是沒有提高呢?”讀書質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裝樣子,還是確實不會做積累,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要區別對待。
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 。可以為孩子購買、訂閱合適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全家一起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要注意的是,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
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并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和好詞好句摘抄。
波克棋牌官方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